论文精粹|INFORMATION
黄波:“三农”问题中的“王夫之定律”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3-06-29 19:58  点击:4007


    一言以蔽之,王夫之认为:历来传为美谈、德政的所谓“劝农”实质上等于伤农。


  著名学者秦晖先生从卷帙浩繁的黄宗羲著作中概括了一条“黄宗羲定律”,揭出了历代农民税赋积重难返无法根除的怪圈。经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提及后,这条“黄宗羲定律”已广为人知。闲来读书,我惊奇地发现关于“三农”问题,明清之际的另一位思想巨子王夫之也曾提出过一条“定律”,他在《读〈通鉴〉论》中因“魏诏守令劝课农事”而发议论曰:“若农,则无不志于得粟者矣。其窳者,既劝之而固不加勤;而劝之也,还以伤农。”一言以蔽之,王夫之认为:历来传为美谈、德政的所谓“劝农”实质上等于伤农。窃以为,这也是“三农”问题中的一条很重要的定律,姑且命为“王夫之定律”。
  “魏诏守令劝课农事”是怎么回事呢?北魏皇帝为“勉励”农民勤耕,下了道诏书,叫州县的父母官儿“下基层”劝农民种这种那,还自称是学“圣人之道”,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此也给予了表扬。但这种圣人之道在王夫之眼里却完全是一副滑稽面目:父母官儿奔走郡县名为劝农,实际上却是添乱、扰民,只会对正常的农业生产起到干扰的作用;同时,父母官儿为了向朝廷显示自己劝农有功,势必“饰美增赋(税赋)以邀赏”,这样一来,“天下之病尚何言哉”!他说元朝的统治者课民种桑也是如此,甚至许多地方本不适宜种桑也强迫之,而明朝又沿袭了这种弊政,因此“害极于四百余年而不息”。
  为什么自古被传为德政的事在王夫之看来是伤民的笑谈?王夫子作为思想巨人,当然是有理论支撑的。考察王夫之先生的经济思想,一个重要论点就是“上之谋之不如其自谋”。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求生存的自然本能,都有追求私人利益的动机,都有自谋其食的能力,以农民而论,受经济活动中利益的驱动,他会不知道应该把地种好?会不知道什么土地适宜种什么不适宜种什么?……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不难看出,王夫之在这里所表述的已经和亚当·斯密所谓“自利的经济人”的观点非常接近了,而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揭示的这一原理正是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基石。
  当下重温“王夫之定律”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我们所耳闻目睹的现代“劝农篇”还少吗?当报端不断传来有的地方政府强行拔掉农民已栽下的作物,改种政府硬性规定的某种经济作物时,我们怎能不苦笑着对王夫之先生的睿智表示折服?



    来源: 南方周末   2003-06-26     

 

文献数据中心|DATA CENTER

© 2009-2024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 吉ICP备06002985号-2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邮编:130012 电话:0431-85166329 Power by lee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