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粹|INFORMATION
夏秀荣:提升大学生身体素养水平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8-03 09:04  点击:880

大学生良好身体素质的养成与否不仅关乎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运动方式以及未来发展,也关乎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体育教育是大学生身体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实施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及以上体育运动技能。高校体育教育应明晰发展使命,研讨培育路径,提升学生身体素养,增强终身体育意识,为进一步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作贡献。

大学生身体素养培育要素。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身体素养主要包含四个维度:身体域、情感域、认知域、行为域。这四个维度所对应的四个要素分别为:身体能力、动机和信心、知识与理解、为生活而参与身体活动。大学生身体素养的培育需要围绕这四个维度展开。

身体域维度下的身体能力,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与生俱来的基本身体运动能力(如跑、跳等)。情感域维度下的运动动机和信心,是在对环境和自身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做出恰当的判断。认知域维度下的知识和理解,包含正确认知身体、技能和身体活动本身价值三方面内容。行为域维度下的活动行为,是由理论到实践的关键一步,是在认知域和情感域基础上的实际行动。

大学生身体素养培育现状。当前,部分高校在师资、课时、设施、课程设置、评价模式等因素的制约下,对大学生身体素养的培育存在精准度不够、均衡性失调、成效性不高等问题。

精准度不够。高校体育教育在身体素养的培育中肩负重要使命,然而各高校在现有师资配备、硬件设施、政策制定等方面,难以精准聚焦梳理、分析大学生身体素养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培育过程和培育细节有待优化。如教师对大学生身体素养的认知不够全面,教学过程中偏重运动技能的传授,弱化知识的传授;偏重执行教研计划,弱化情感域、认知域、行为域的培育;偏重整体教学,弱化因材施教;偏重体育的健身功能,忽略了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社会价值等内隐性作用。

均衡性失调。身体素养的四个维度犹如“木桶理论”的四块木板,存在短板就无法真正实现身体素养的整体、稳定、持续提高。高校体育较重视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特别是有数据支撑(速度、力量、柔韧性)的身体素质,以及短时可见成效的运动技能。另外,现有高校体育课大部分实行每学期选课制,且只有大一和大二开设体育课,如果排课时不注意保持课程和任课教师的相对稳定性,短时且无连续性的教育容易导致身体素养培育的均衡性失调。

成效性不高。高校体育教学多以技术、体能为重,往往忽略了体育精神内在的驱动力,影响了培育的高效、持久和稳定。要兼顾身体素养四要素,开启学生内驱动力,实现学生身体素养培育的持续提升。

大学生身体素养培育策略。身体素养是贯穿生命始终的存在,其培育过程呈现动态变化的特点,既有阶段性、易变性,又有延续性。因此,要根据大学生特定的认知、生活、社会关系,充分对标四要素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制定开展精准、均衡、长效的培育策略。

加强正确认知。身体素养的培育要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从施教者和受教者两个角度予以加强。首先,作为施教者,体育教育者和管理者要深刻认知、全面理解身体素养,体育教育者可通过有计划的系统学习、周期培训及观摩优质课等方法逐步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和专业素养,管理者要加大系统培训工作力度。其次,大学生作为受教者,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体育功能、身体健康、体育习惯、健康生活的认识。

促进均衡发展。四要素的均衡发展是身体素养培育的关键所在。实现大学生四要素的均衡发展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体育教育者需要全面了解学生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素养现状。其次,根据统计的学生情况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培养策略。再次,编制科学有效评价量表,加强实施过程的监督和评价,并及时对评价表做出调整,使其不断优化。最后,教师应把身体素养的四要素全面贯穿在各种教学环节和形式中。如参与一项教学竞赛,赛前要进行相关知识及价值的宣讲,赛中对四个维度进行优劣剖析,赛后采取互帮互助的团队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加强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身体素养依赖体育教育的全过程。不管是正确认知还是四要素的均衡发展,都依托于教育过程的系统、监督和完善。高校体育应提高政治站位,转变发展思路,抓住身体素养的核心,不断加强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培育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齐开足体育课,提高其学习动机和兴趣;利用大数据网络平台对学生实施动态监控,并做出督促和调整;以赛促练,开展多样的教学比赛,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参与意识、团队意识;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把学生大学期间的身体活动全部纳入身体素养测评之中。最后,教学改革实施还需要高校给予精准支持和投入。

(本文系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健康促进视阈下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引领”(2019zd29)阶段性成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文献数据中心|DATA CENTER

© 2009-2024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 吉ICP备06002985号-2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邮编:130012 电话:0431-85166329 Power by lee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