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界信息 > 阅读正文
学界信息|INFORMATION
蔡立东:点亮心中的愿景 做好自己的主权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07-03 09:57  点击:2066

亲爱的2017届毕业生同学们,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校友代表和来宾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站在这里、以院长的身份致辞,这乃是我和各位毕业生同学在师生关系维度上的最后一次交流,我愿意以我并未干涸的思想之泉,再次与同学们进行相互的心灵滋养和思维启迪。

  面对浩渺的宇宙、多变的人生,年龄越增长,我对自己的计算能力越没有信心,就越来越依靠诉诸历史挖掘生活的智慧。老话说“识大势者赢得先机”,如果不看清社会的大趋势,关于个人的任何小算计都将毫无意义。我虽不赞成随波逐流,但你的个人努力,只有顺势而为、借势而上,才能获得更大的成效。这里的“势”,可能是你所服务团体的核心使命和主流价值,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趋势。今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获得通过,新中国终于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民事基本法,这标志着我国朝着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和治理体制现代化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国家治理有现代化的问题,我们个人事务的治理也有同样的问题,面对社会现代化的大势,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我们可以从诸多维度对现代化作出界定,但从社会制度的维度观察,孟德斯鸠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现代社会就是每个具体人的理性得到认可、人的主体性得到尊重的社会。于是,你、我、他,我们每个个人获得了对自己的绝对主权,都成了自己的主权者。正如主权国家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一个人,同时尊重他人为人”,就成为现代社会对我们的基本承诺,也是我们对现代社会应有的观念支持,就成为我们各种诉求的正当性基础,也是我们负有的基本义务。

  正是基于此,现代社会只有绝对错误的存在方式,而没有唯一正确的生活道路。对于一件事,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正确理解和诉求,不同的理解就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就会提出不同的诉求和主张。比如,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吃饭,功能性的,注重吃饱;审美性的,注重花色;养生性的,注重营养;社交性的,注重主客。人生的选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底线之上,我们都是自己的主权者,绝对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且不负有论证义务,这种选择的无需理由的;我们也有义务尊重他人的选择,同样没有要求他人就其选择给出理由的权利。剩下的问题端在于,如何点亮心中的愿景,做好自己的主权者。

  点亮心中的愿景,做好自己的主权者,就要学会欣赏自己。“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是孔子就其所处时代世风发出的感慨,那个时代物质匮乏,生存成为首要的生活目的,人的这种选择合乎理性,无可厚非。与此适成对照的是,现代社会物质的相对富足、人格的彻底独立,为人追随内心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前提。稻盛和夫说,“工作是一种历练,使人格更完善,精神世界体验更丰富。”未来的工作之于我们,不只是为谋生而重复的活动,更需要着眼于自由意义的转化提升以保持人类的超越性。运水搬柴,无非妙道。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唯一,都是自己生活场域的主权者,完全可以追随先贤,作“为己”的良心守护者,而不作“为人”的利己主义者。点亮你自己心中的愿景,接人待物做学问,不求迎合别人,只要对得起自己,这就是行事处世的王道。只有做好自己的主权者,才能赢得外部的尊重,才能取得更大的世功。就如我们大学教授,只要做好学问,也只有做好学问,才能赢得尊重,其他都是舍本逐末。我非常敬仰的国学大师钱穆早年的经历就是明证。

  1930年,钱穆先生在《燕京学报》上刊发了《刘向歆父子年谱》,推翻了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中认为刘歆伪造经书的说法,引起学界的剧烈轰动。这虽是历史学界诺贝尔奖级别的大发现,但也绝对是冒历史学界天下之大不韪的事。顾颉刚、傅斯年这样的大学者都对康氏学说笃信不疑!但神奇的是,主持发表这篇文章的人,正是被打脸打得最厉害的顾颉刚。众多被钱穆驳倒的学者们,纷纷表示对他文章的赞许。因为钱穆在资历上虽然不值一提,但学术却无懈可击。顾颉刚把钱穆请到燕京大学来,这名没上过大学的中学教师终于成为了大学教师。一年之后,钱穆又转去了北大。已经是北大新秀的钱穆,依然保留着“为己不为人”的治学风格——只要坚信自己是对的,再权威的人我也敢怼。只是一心追求学问的真实,追求讲出的每一句话都出自良心,而不愿意曲学阿世。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已经在中国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完成了自己的大学教育,完全应该、而且能够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点亮自己心中的愿景,做好自己的主权者,别轻易在困难前退缩,学会对自己说“我足够强大”,努力的意义在于让你认清了自己,让你看见原来自己还有这样一面,可以跨越重重的荆棘,可以爆发出巨大的潜能。

  点亮自己心中的愿景,做好自己的主权者,需要品味思考带来的幸福。信息时代,我们的头脑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所侵占,我看到很多同学走路、吃饭、甚至上课都在看手机。一幅漫画更是形象地揭示了问题的严重性,一边是一个梳着辫子的中国人表情木讷地抽鸦片,另一边是一个衣着时髦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看手机。一味地在所接收信息中获得浅薄的快乐,就会导致大脑思考功能的退化,就会不自觉地放弃对自己事务的主权,而成为他人思想的殖民地。尤其是参观北京城市规划馆,这样的念头更是久久萦绕,不能释怀,北京俨然已经成为外国人想象力的试验场,所有的地标性建筑从国家大剧院到大裤衩都是外国人的作品。

  作为军人的拿破仑曾讲过,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已经完成高等教育的我们、作为自己生活主权者的我们,在追寻生命意义的历程中,仅仅快乐的感觉无法让我们获得完全的满足。高等教育的洗礼,让我们具备了反思的自觉,“我思故我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本来是人的必备品质,是证明我们存在、证明我们以主体的方式存在的唯一方式。一个人只有勤于思考,才能真正捍卫对自己事务的主权;只有在思考中追寻生命的意义,才能享受到深沉的幸福。

  与思考为伴,点亮你心中的愿景,享受思考中的幸福,牢牢掌握对自己生活的主权,必须管理好自己与手机的关系,别让接收信息成为大脑的唯一使命,别让自己的大脑完全被别人思想的殖民,放下手机,给自己的思考留一份空间。必须管理好自己的体重,别让来自嘴巴上的快乐成为生命意义的主要来源,别让一身的赘肉羁绊思考的激情,思考起来,让自己在意义的世界里获得无限的自由。必须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别让莽撞和随性成为选择的主导,别让焦虑和沮丧占据生活的中心,平和起来,生活会向你展现其本来如此的一面。

  点亮自己心中的愿景,做好自己的主权者,需要学会尊重他人。人的利己本性是一切社会关系形成和展开的人性基础,求利之心是人开展事业和各种活动的原动力。人关心自己的利益、谋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文明与野蛮的真正分野在于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他人的利益。今天的中国社会,由于精神信仰的缺失、法治效能的有限,生存竞争的谋生一维几近原始化,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悍戾之气。但自我主义,视他人为手段,绝对不是追求自己利益的智慧之举。你要牢记,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权者。他人与你同样有理性、有智慧、有利益诉求,也同样需要尊重。保证自己的明智不被张扬的贪婪所吞噬,能够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利益诉求的人,才是能够幸存的文明人。

  程煜主演的电影《能人于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影片讲述了于四个人致富不忘乡亲、帮助邻里共同发家的故事,影片结尾,记者采访于四,问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境界,朴实的于四说,“如果我不帮助他们致富,我的富裕也不会长久。”话糙理不糙,这道出了共赢才是现代社会为人处世的王道。

  按照这一理念,我在法学院倡导“治理、而不是管理”的工作机制,我主张,法学院不存在所谓的“一把手”,每位教职员都是平等的主体,只不过大家分工不同,都在各自的岗位,履行法定或约定的职责,不存在“科层制”下谁管谁的问题,只有“扁平化”的、谁负责什么的问题。我从来没有我管什么的观念,只有我有什么责任的意识。这种人人都是主体、人人都有尊严的文化就是法学院事业长盛不衰的制胜法宝。你们,从这所法学院走出的学子,也应该准备好以“自尊、尊他”的心态,迎接未来生活的无限可能性。

  最后,让我代表法学院的全体老师,带着同样的惜别之情,把同样的真挚祝福送给大家。亲爱的同学们,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今天的你们,将完成一次华丽的蜕变,裂变为二百多个吉林大学法学院,在四面八方扎根。在吉林大学法学院将成为“母校”,你们将成为“校友”之际,祝你们每一位都能点亮心中的愿景,做好自己的主权者,欣赏并珍惜那份带有个人印记的精彩!无论你们选择何种生活道路,也无论你们取得多大世功,都请你们坚信“回望母校有温暖”!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法学创新网   日期:2017年7月3日

文献数据中心|DATA CENTER

© 2009-2024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 吉ICP备06002985号-2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邮编:130012 电话:0431-85166329 Power by lee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