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粹|INFORMATION
蒋志如 :《法学本科教育研究——主要基于教师、教材的考察》后记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09-24 09:07  点击:1840

这是我第二本关于法学教育的专著。第一本专著《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之张力问题研究》系笔者博士学位论文修改后而成,在2012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主要从法律职业视角观察中国法学教育。

2011年到西南科技大学从教以来,研究重心转移到刑事诉讼法、司法制度方面,其间出版两部共计70余万字的刑事诉讼法学领域专著。对于法学教育领域的研究似乎已经成为“副业”,相关的思考、研究是“闲笔”下的写作,也是笔者2018年到兰州大学法学院讲授法学本科课程《法律职业发展与规划》的组成部分,积累近10年,已聚40余万字的规模,主要关注本科法学教育,涉及法学院、法科教师、法学教材、法学学生及其读书和考试等问题。这40多万字从内容看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不生不死的法学院?!》和《法学本科教育研究——主要基于教师、教材的考察》。

本部书《法学本科教育研究——主要基于教师、教材的考察》约30万字,从内部视角观察和审视中国法学教育,而且主要从教学主体——法科教师方面展开研究和讨论,分为三部分:

第一编主要讨论教师从事法学教育可能遇到的限制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能够努力的空间或限度。

第二编则讨论中国法学教科书问题。在中国法学教育中教科书有特殊的重要性,党和国家、教育部、司法部等非常重视法学教科书的统一编撰。在笔者看来,法科教师应当重视教科书,注重选择有质量的教科书,甚至应当编撰具有个人特色的教科书。当然,在部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并未完成,留待将来继续(或许我还将之作为其他研究的组成部分)。

第三编讨论法学院的读书(会),也是从法科教师视角展开的观察和讨论。在笔者看来,读书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学生应当读书,教师也应当读书,而且还应当有系列的读书活动以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此乃法学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

总而言之,本研究涉及的主题、问题是中国当下法学教育的基础性问题。但法学界对此的讨论并不深入,而且还遭到有意无意的忽略。在笔者看来,这与法学教育所处的边缘地位有关,而且以此为志业的学者更是缺乏。因此,本研究一方面期待着与学界有更多交流,另一方面也期待法科学生籍此(作为《法律职业发展与规划》课程辅助资料)能更好地了解、熟悉正在接受的法学教育,进而更好地安排学业和审视未来的法律职业生涯。

研究还将继续,下一部著作《不生不死的法学院?!》的完成至少应当在三年以后了。关于法学教育研究的三部曲,或许也应当告一段落。《法学本科教育研究——主要基于教师、教材的考察》是为笔者研究法学教育的中场总结。

是为后记!

2021年5月9日二稿于兰州大学齐云楼

《法学本科教育研究——主要基于教师、教材的考察》一书简介

内容简介:本书选择了法学教育中的三关键要素即教师、教材和读书作深入探讨,分析了从事法学教育的教师在教材与读书中可以努力的限度,和法学院学生读书对教材(编撰)及法学教育的基础意义,有两个特点:其一,笔者以从事的刑事诉讼法学教学经验为基础展开讨论;其二,以金庸武侠小说人物探讨法学教育中的教师和读书问题。

目录

第一编   法学院的法科教师

第一章   法学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第二章   法学教育对法科教师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法学教育中教师应当教授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科技、新教学方法等的兴起对法学教学(教育)的影响

别谈:法科教师可以努力的限度——以黄药师对傻姑的武功教育为中心的考察

第二编   法学教材研究:以刑事诉讼法学为例

第五章:中国刑事诉讼法学教科书的“苏联化”:1949-1979

第六章:中国刑事诉讼法学教科书的继续“苏联化”:1979—1989

第七章:中国刑事诉讼法学教科书的再次转型:1990—1996

第三编   法学院里的读书(会)

第八章:美国大学、法学院与中国大学法学院——读冯建妹之《耶鲁精神——感受耶鲁大学及其法学院》

第九章:叙说法学院的“风景”——解读苏力的《走不出的风景》

第十章:调研报告: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法律学徒社读书会情况

别谈:法科学生、法律人学习的阶段或层次

来源: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FullText.aspx?ArticleId=120088&listType=3

文献数据中心|DATA CENTER

© 2009-2024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 吉ICP备06002985号-2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邮编:130012 电话:0431-85166329 Power by lee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