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界信息 > 阅读正文
学界信息|INFORMATION
“人工智能与法治”高端研讨会在上海举办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09-20 08:37  点击:2312

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全球范围内超过200位重量级嘉宾探讨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热门话题。作为大会确定的四个特色活动之一“人工智能与法治”高端研讨会,于2018年9月19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

01.png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法学会、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科大讯飞6家单位联合主办,上海司法智库学会、《东方法学》、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司法改革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优炫软件协办,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龚道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刘晓云、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本才出席会议并致辞。研讨会开幕式由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崔亚东主持。 

来自国内外法学理论、法律实务、高科技企业、党政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的250余名嘉宾参加,共议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与法治保障问题。会议在深入讨论、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共同发布了《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构建上海倡议》 

人工智能是人类科技发展的高端成果与智慧结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用法治促进、规范和保障人工智能的健康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凸显在人们的面前。

02.png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

 

 张文显副会长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是当今世界综合科技发展的顶峰,代表着更高级的思维方式、更先进的生产力。在治理领域,法治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助推着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特色活动,“人工智能与法治”高端研讨会开启了人工智能法治和人工智能法学的新征程。

 

 他希望专家学者要用好本次研讨会提供的交流和发展机会,遵循人工智能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结合中国国情,开展深入探索和务实交流,为人工智能法治发展和人工智能法学的构建贡献出更多实质性成果,同时,向世界展现中国思想、提出中国方案,推动人工智能法治和法学领域的国际合作,引导科学技术在法治的轨道上造福人类社会。

 03.png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龚道安 

 面对渗透各方、扑面而来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龚道安副市长强调,新技术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正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和产业发展,努力打造人工智能的“上海高地”,理应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和引导人工智能行业良性发展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与会各方的深入探讨,必将有力推动人工智能法治应用发展和法律保障体系的完善,也将为架构未来法治的基本共识,为人类科技发展的未来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

04.png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刘晓云 

 人工智能在我国司法界的运用方兴未艾,刘晓云院长在致辞中提出,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引擎,也为法治事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人工智能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法治建设与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为法治建设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与挑战。持续研究和有效回应这些风险挑战,是法律职业共同体乃至社会各界的时代使命。

 

 上海法院将认真吸纳本次研讨会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法院工作中的应用和融合,加快“数据法院”“智慧法院”建设步伐,推进上海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提升上海法院的司法公信力。

05.png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本才

 

 张本才检察长在致辞中表示,上海检察机关将智能化作为工作创新发展的战略驱动,努力提升服务大局能级和司法便民水平。

 

 人工智能的不断提速升级,为加快法治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新技术和新动能,只有超前研究、因势利导,才能促进现代科技力量和司法人员创造力有机结合,科技理性和司法理性深度融合,共同护航司法公正、促进司法文明。 

 

会议研讨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上海司法智库学会理事长郭伟清主持,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二级大法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崔亚东,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科技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志耘研究员,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兼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博士,腾讯专家、腾讯云总经理王栋先生,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研究院院长刘宪权教授,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政法事业群总裁赵志伟先生,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院长彭诚信教授,北京优炫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赵春学博士等在该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八位领导和顶尖研究专家、教授学者、业界精英围绕“发展应用与法治保障”的主题,作了精彩的分享。

 06.png

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二级大法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崔亚东

 

 崔亚东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已渗透人类社会方方面面,并深刻地改变世界,人工智能在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为司法实现现代化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他指出,实现司法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工智能国家战略为司法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人工智能最新发展为司法现代化提供了科技支撑。

 

 他以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实际应用——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的研发应用为切入点,全面介绍了该系统的研发背景、总体定位、基本架构、技术原理、主要功能、研发过程、取得的知识产权,以及该系统的应用、所发挥的主要作用、评价与反响、全国部分省市推广应用的情况,直观展示了智能科技成果助力法治中国建设,推进司法公正、促进司法文明的鲜活案例。

 

 关于对人工智能与司法融合发展的未来展望,他强调,上海打造国家的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司法应在其中。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司法一方面要抓住机遇,跟上时代的步伐,主动作为,准确把握司法规律与人工智能特征的结合,积极拓展司法应用的空间,使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司法,推进司法本身现代化的实现;另一方面要针对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业、道德伦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课题,加强人工智能发展与法治的前瞻性研究,积极构建人工智能未来法治体系,用法治保障人工智能健康持续发展,为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法治保障。

 赵志耘指出,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来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物联网、云服务等是打造智能经济、建设智能社会的关键基础性技术支撑,需要在推动发展和有效规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需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同时做好相应的制度、法律、规范和标准等方面的准备。

 

微软和腾讯是国内外互联网公司的巨头,都已纷纷进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业务,并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洪小文在演讲中分享了人工智能的社会角色与未来愿景,微软致力于拓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边界,以延展人类智能的方式设计人工智能,以便实现人与系统更自然的互动,并促进人工智能功能的广泛应用,使人工智能人人共享。

 王栋则重点介绍了腾讯倾力打造的云计算机品牌——腾讯云,并介绍了腾讯云为政府机构提供一站式大数据解决方案的诸多案例,如广东省集成民生服务的移动服务平台“粤省事”,在全国40多家法院试点应用的“智慧法院”解决方案等。

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刑法学专家刘宪权提出,应根据不同时代机器人的特征确定涉机器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承担路径。他认为,我国目前的刑罚种类都无法适用于强智能机器人,应重构我国的刑罚体系,使得强智能机器人被纳入刑罚处罚的范围,并针对其自身的特点,设立特殊的刑罚处罚方式。

 民法学专家彭诚信提出了人工智能享有有限法律人格的设想,并从明确其归责原则、为其强制购买责任保险、在一定范围内先制定具体的“人工智能发展法”三个方面,针对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地位作出回应。

 

研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和引导人工智能行业良性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已经成为法学法律界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

 

 科大讯飞和优炫软件是活跃在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应用第一线的企业,研讨会现场,赵志伟在演讲中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在政法领域的应用成果,如语音合成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智医助理机器人等多项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赵春学则提出,随着AI数据的管理风险和技术风险越来越大,传统的安全防护效能日益下降,需重视用法律保障促进数据安全技术的加速发展。

会议现场共同发布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构建上海倡议》,坚持面向全球、面向未来、面向和平,坚持以人为本、向善安全、创新发展、共享成果、可靠可控、规范有序,从四大方面务实提出了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发展的14项具体倡议,体现了主动拥抱新科技,高度关注可能带来的风险挑战,回应社会关切,积极推进构建人工智能未来法治体系,将人工智能发展应用纳入法治的轨道,促进、规范、保障人工智能健康持续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实施,促进人类社会福祉的美好期待和愿景。

本次研讨会还引入了现场网络直播、图文直播、现场中英双语语音识别与转化等创新、高效的传播方式,增加与会嘉宾和场外观众的智能化体验。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在人工智能与法治领域均有深入研究,部分成果已经发表或出版,如刘宪权教授主编的《人工智能:刑法的时代挑战》与彭诚信教授主编的“独角兽法学精品˙人工智能”丛书(《机器人是人吗?》《谁为机器人的行为负责?》《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对话》)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来源:中国法学创新网   日期:2018年9月20日

文献数据中心|DATA CENTER

© 2009-2024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 吉ICP备06002985号-2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邮编:130012 电话:0431-85166329 Power by lee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