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1期的《法制与社会发展》发表了我与周丽合译的《契约的基础》一文,它是美国法哲学教授科恩1934年发表的一篇作品。篇幅较长,译成中文大约有4万余字,《法制与社会发展》发表的只是一个节略本。2002年我就着手翻译这篇文章,2003年7月译完。
为什么翻译这篇30年代的作品?当时是无意中发现的,现在想来,这部作品至少使我看到或想到了四个问题:(1)美国的传统契约自由是如何消亡或者转化的;(2)国家权力是如何进入契约领域的;(3)契约是如何向制度转化的;(4)为什么19世纪20至30年代的美国是值得关注的年代?那个年代的人物,如霍姆斯、布兰代斯、庞德为什么被今天的中国法学家所推崇?他们之间有共性吗?他们的时代与我们的时代有共性吗?
中文的译作大多对原著者的生平较少介绍,在刚刚踏入翻译领域时,我渐渐觉得附带翻译他们的生平,特别是通过纪念题材写成的人物往事,能使我们在景行仰止之后,具有温馨的人情味,一种可以接近的思想家的回味。阅读伟人,你不一定伟大,但有一种自己可以做思想家的蠢蠢欲动感觉。
下面的纪念文章是科恩的女儿写的,2003年译出,迄今未作修改。
谁是莫里斯•拉菲尔•科恩?[1]
原著:利奥诺拉•戴维森•科恩罗森菲尔德[2]
正在被百年纪念的莫里斯•拉菲尔•科恩是谁?为什么其母校的图书馆(his alma mater''s library)以他的名字命名?
我的父亲出生于1880年7月25日,因为自尊、偏见和贫困,他的一生阅历丰富。作为Cohanem的子孙,他因自尊而反对时代的偏见。在沙皇统治下,俄国上流社会公然歧视犹太人。贫穷使科恩家族困顿于白俄罗斯的明斯科犹太人聚居区。因为营养不良,小莫里斯经常患病和情绪沮丧,有一段时间他被叫做Kalyleh,犹太俚语的意思是愚蠢低能的人。“没关系,来日方长”,他的母亲贝茜•法尔芬预言道:“他们将因为谈论我的儿子而自豪。”的确,在科恩去世后,她的最小的儿子被颂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有点像二十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在美国的哲学和教育界,科恩已经是一个传奇的苏格拉底式的教师,一只牛虻,一个多产的作家,他那个时代的一个理性主义倡导者。
1892年,莫里斯被带到纽约。在他称之为“机遇的福佑之地”,纽约城市学院向申请入学者提供免费的、“没有种族、阶级或者信仰偏见”的高等教育。在1895年,带着初级学校的金质奖章,年轻的莫里斯通过了城市学院的入门考试。1900年,毕业于那个“noughty-nought”的班级,获得了科学学士(B.S.),以及美国大学优等生之荣誉(Phi Beta Kappa)。他在自己青年时的日记里吐露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哲学家,在母校教书,在父母年迈时能赡养他们。
那时,一位亚里士多德学派的苏格兰学者,托马斯•戴维森引导了我父亲的生活目的和灵感。父亲受到鼓励,终止了苦思冥想,在戴维森的“文化科学”里拓展自己,“文化科学” 涉及古希腊和罗马的语言及文学、哲学、历史和伟大世界文学。(在戴维森去世后,我的父母通过这个养家糊口的学院,继续了他们的教师使命,为工薪阶层提供免费教育。父母以导师戴维森的名字给我起名字。)
从1902年到1904年,在城市学院教授数学时,莫里斯在哥伦比亚继续研究生深造。因为费利克斯•阿德勒的推荐信,“纽约伦理文化社”给予我父亲750美元奖学金,在黄金时代的哈佛进行研究,这是一笔极好的投资。到1906年6月,莫里斯获得了博士学位,娶了新娘玛丽•里斯潘。父亲曾经借了三美分钱的邮票,给她写信,请求借30美元——两个更好的投资。此时,手握John Finley校长称之为所见到的最好的推荐信,我父亲重返纽约城市学院,在那里,他继续教授六年数学。1912年,蒙恩于哲学系的Harry Allen Overstreet教授,父亲受命于哲学系——对于一个犹太人来说,这是破天荒的事件。
父亲迅速地开了两门创新课程——《科学哲学》和《法哲学》,随后,他又增开了《文化哲学》(the philosophy of civilization),将桑塔亚那的《理性生活》作为别具一格的教科书。另一门创新课程是《逻辑和科学方法》,因为这个,父亲与他的天才校友(former student)欧内斯特•纳杰尔共同出版了课本《逻辑和科学方法导论》。在纽约城市学院,父亲还教授了四门之多的课程,它们是《形而上学》、《伦理学》、《古代哲学》和《历史哲学》。
尽管父亲在课堂上对城市学院的学生很苛刻,他们有时是父亲才智嘲笑的对象,但是,学生在父亲心目中有特殊的地位。我记得,在我六岁那年,获胜的Lavender的队员们跟着队伍跑到百老汇大街的交通安全岛上,并且大声呼喊我的兄弟们,“看,爸爸的孩子们!”为了他的“孩子们”,为了所供职的、对自己生活意味着太多的城市学院,父亲疯狂地鞭策自己。他的《逻辑的序言》翻译成意大利文、日文、德文和西班牙文,它被题献给“纽约城市学院及其给予我生活热情的学生们。”
在“外面的世界”,在约翰•霍普金斯、耶鲁、斯坦福和哈佛,莫里斯•科恩是一个访问学者或者讲师,他还被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的学生们选举为他们的首任教授。父亲在一流法学院授课或者演讲,作了不计其数的演讲,不仅在商业机构,而且在像兰德学院和库帕协会这样的地方。父亲参与了许多为了社会正义的斗争,经常与自己的老朋友约翰•杜威并肩战斗。1938年,父亲从城市学院退休后,他成为芝加哥大学的教授。
父亲称逻辑是哲学的血脉,父亲是一个逻辑现实主义者,他的公式和全称命题(relationships and universals)是真实的,不是有名无实的。父亲是一个跨学科先驱者。他和校友E. Drabkin(一位古典派学者)一起出版的《希腊科学资料书》(The Source-Book in Greek Science)一书,证明了科学不是一个现代发现;科学历史可以溯及到古希腊。基于系统性怀疑,他在《社会科学百科全书》里他详细说明了“科学方法”。最为重要的是,父亲首先把哲学概念作为一个普通人可用的批判方法,引入人与社会问题、生命及其追求领域。父亲极力鼓励他人捍卫作为人类最好向导的理性。
从最初奉献的《新共和国》开始,父亲逐渐形成了个清澈、洗练的写作风格。对外行人来说,他的大多数著作是易读的。他迎时代潮流而上,寻求自己计划的实现而不是声望;他避免灌输,远离宗派。然而,他的影响力持久,特别是在法律和法理学上。他与自己时代的伟大人物的友谊,例如爱因斯坦,给他的学院带来了荣誉。哈罗德•拉斯基引证贝特朗•罗素话说:莫里斯•科恩是美国最重要的哲学家。
1953年5月3日,在比尔•盖拉格校长的支持下,纽约城市学院图书馆举行落成仪式,以莫里斯•拉菲尔•科恩的名字命名。为了图书馆,父亲捐献了一生收藏的绝大部分书籍。在城市学院悬挂着由Joseph T. Margulies创作的父亲肖像油画,以及弟弟弗里克斯 S•科恩的肖像油画,弟弟是父亲遗著的编辑者,也是父亲法哲学和教鞭的最有才气的继承人。在科恩图书馆还安放着父亲的青铜半身像,圣安妮•乌尔夫创作。人们几乎把它(青铜像)误认为科恩的另一个儿子维克托•威廉,后者是一位卓越的核物理学家。
另一个为父亲祭日举行的纪念,不久将进行。North Academic Complex校园里即将落成的图书馆将题献给父亲,one of the “sturdy sons of City College…bound by ties that naught can sever.”(不知何意——译者)
科恩著述概览:
1、An Introduction to Logic/《逻辑导论》
2、An Introduction to Logic and Scientific Method《逻辑和科学方法导论》
3、Chance, Love, and Logic: Philosophical Essays/《机会、爱与逻辑——哲学论文》
4、Source Book in Greek Science/《希腊科学资料》
5、Readings in Jurisprudence and Legal Philosophy, Vol. 2 /《法理学和法哲学阅读》
6、Law and the Social Order: Essays in Legal Philosophy/《法律与社会秩序:法哲学论文》
7、Reason and Nature/《理性与本质》
注释:
[1] 资料来源:http://www.ccny.cuny.edu/library/Divisions/cohen.html
[2] 本文作者是已故教授莫里斯•拉菲尔•科恩的女儿,马里兰大学(法语和意大利语言与文学系)荣誉退休教授。她撰写了有关父亲科恩的第一个传记——《一位哲学家的素描》。文章出处:《城市学院校友》,v. 76 #2,1980年12月,第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