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治动态 > 阅读正文
法治动态|INFORMATION
国新办介绍“十四五”时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有关情况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9-17 15:54  点击:44

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政法委秘书长訚柏,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贺小荣,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张雪樵,公安部副部长杨维林,司法部副部长吴言军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图片

訚柏介绍,“十四五”期间,法治中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更加有力,法治服务保障大局作用充分彰显,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更为坚实,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显著加强,为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提供了有力保障。


沈春耀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国家立法工作情况。他表示,从2021年至今近五年来,新制定法律36件,修改法律63件次,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35件,作出法律解释1件;截至目前,我国现行有效法律306件,行政法规和监察法规600余件,地方性法规14000多件;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贺小荣介绍了人民法院以高质量审判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十四五”期间,全国法院累计受理案件18974.5万件。面对艰巨繁重任务,人民法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强民生司法保障、深化多元解纷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司法质效和公信力不断提升。


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和算法不断更新迭代,如何打击网络侵权、加大人格权与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在保护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新兴领域方面,有哪些司法举措?


结合相关案例,贺小荣介绍,最高人民法院积极回应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新需求,坚持支持和规范并重,制定了人脸识别、网络消费、涉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等司法解释,发布典型案例,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促推人工智能为民、向善、守法,保障各类新型数字商业模式依法、规范、健康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将进一步推动激活民法典第997条规定的人格权侵害禁令条款,有力有效治理网络暴力、诬告陷害等社会不良现象,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还就生态环境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创新完善、宪法实施和监督的进展情况、下一步法治建设重点举措、司法行政机关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执法规范化建设、立法工作保障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加强法律监督等方面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文献数据中心|DATA CENTER

© 2009-2025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 吉ICP备06002985号-2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邮编:130012 电话:0431-85166329 Power by lee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