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净月书屋 > 阅读正文
净月书屋|INFORMATION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1-08 10:13  点击:6726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的目的在于研究并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

    法律是社会产物,是社会制度之一,是社会规范之一。它与风俗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它维护现存的制度和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它反映某一时期、某一社会的社会结构,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我们不能像分析学派那样将法律看成一种孤立的存在,而忽略其与社会的关系。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并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制定的,只有充分了解产生某一种法律的社会背景,才能了解这些法律的意义和作用。
    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二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本书将以二章来讨论家族、婚姻,另二章来讨论社会阶级。由于宗教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也相当密切,我们将以一章来讨论宗教对法律的影响。
    此外,意识形态也在我们研究范围之内。研究任何制度或任何法律,都不可忽略其结构背后的概念,否则是无法了解那制度或法律的,至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这些概念中,我们才能明白法律的精神,体会为什么有这样的法律。法家而外,从中国法律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来看,儒家的影响最深,所以本书最后一章讨论儒法二家思想,及法律为儒家思想所支配的过程。

作者简介

  瞿同祖,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湖南长沙人。著有《中国封建社会》、《清代地方政府》等。

 

目录

第一章 家庭
第一节 家庭范围
第二节 父权
第三节 刑法与家族主义
一、亲属间的侵犯
杀伤罪
奸非罪
窃盗罪
二、容隐
三、代刑
四、缓刑免刑
第四节 亲属复仇
第五节 行政法与家庭主义
第二章 婚姻
第一节 婚姻的意义
第二节 婚姻的禁忌
一 族内婚
二 姻亲
三 妈妈亲属妻妾
第三节 婚姻的缔结
第四节 妻的地位
第五节 夫家
第六节 婚姻的解除
一 七出
二 义绝
三 协离
第七节 妾
第三章 阶级
第一节 生活方式
饮食
衣饰
房舍
舆马
第二节 婚姻
一 阶级内婚
二 婚姻仪式的阶级性
第三节 丧葬
第四章 阶级(读)
第一节 贵族的法律
第二节 法律特权
一 贵族及官吏
二 贵族及官吏的家属
第三节 良贱间的不平等
一 良贱
杀伤罪
奸非罪
……
第五章 巫术与宗教
第六章 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
结论
附录

部分章节

 

 第一章  家族
第一节  家族范围
    中国的家族是父系的,亲属关系只从父亲方面来计算,母亲方面的亲属是被忽略的,她的亲属我们称之为外亲,以别于本宗①。他们和我们的关系极疏薄,仅推及一世,从母亲上溯至她的父母,旁推至她的兄弟姊妹,下推及她的兄弟之子及姊妹之子,外祖父母、舅父、姨母、舅表及姨表兄弟是我们的边际亲属,过此即无服,母之祖父母、堂兄弟姊妹②以及侄孙等与我们无亲属关系,外亲亲属的范围是异常狭窄的。同时,服制极轻,指示亲属关系之疏薄。外祖父母血亲关系同于祖父母,但服不过小功,等于伯叔祖父母。舅姨的血亲关系同于伯叔及姑,但服同于堂伯叔父母及堂姑,只小功。母舅之子及两姨之子则关系更疏,仅服缌麻③,同于族兄弟姊妹。……

文献数据中心|DATA CENTER

© 2009-2025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 吉ICP备06002985号-2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邮编:130012 电话:0431-85166329 Power by lee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