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治动态 > 阅读正文
法治动态|INFORMATION
假离婚面临巨大法律风险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4-17 22:26  点击:1770

 假离婚似乎已经成为钻政策空子的一种手段。但专家强调,这样做不仅是对法律、对婚姻的亵渎,其隐含的风险更是不可小觑。

     当假离婚遇到不肯复婚、复婚后真的要离婚等真危机时,很有可能造成人财两空的局面。“这次的离婚潮规模很大,很疯狂。”电话那头,中华女子学院校长、婚姻法专家李明舜不住地叹气,他没料到这次的政策竟然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让原本神圣的婚姻如此脆弱不堪。

  3月开始,一股离婚潮席卷广东、天津、北京等地,为了通过离婚达到“合理”避税等目的,各地的婚姻登记处人头攒动,有些夫妻甚至凌晨两三点就来到民政局排队等候离婚。

  据资料统计,在天津,仅3月4日到8日这一周,离婚数就达到了1255对;在北京,在3月6日这天,离婚数高达1000例,比平时多出了一倍;同一天在南京,离婚人数是平时的两倍。

  “这已不是首次因政策而导致离婚潮的出现了。”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近些年来房产、低保、计划生育、户籍、拆迁补偿等政策都曾在不同程度上对家庭婚姻起到过影响。

  专家们表示为了经济利益而假离婚,这种钻政策空子的行为,既是对法律的不尊重、对婚姻的亵渎,也存在巨大的风险,而政府也应在政策制定上更加科学、细致。

  政策催生离婚潮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婚姻登记处的牌子被着急办理离婚的人们砸坏;一位老太太在办理假离婚时血压猛增,晕了过去……“房市面前婚书薄似纸”的情形在各地接连上演,有些民政局迫不得已设立了公告警示牌,提醒各位夫妻“楼市有风险,离婚需谨慎”。

  “将本就不属一类的婚姻和房子放在一起说,更会给民众造成一种离婚为房子的不良风气。”虽然不赞同这种提法,但李明舜也坦承,如今房子的确已成为催生假离婚的最重要原因。

  以往假离婚更多存在于需要贷款的买房者,而此次“新国五条”让许多拥有多套房产的卖房者也选择假离婚将房子变为免税的个人唯一住房,来规避高额税费。在李明舜看来,这是此次离婚潮规模如此之大的最大原因。

  虽然“新国五条”并未对贷款买房做何新规,但“可根据政策要求,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的规定,也足以在房价高企的今天催生离婚潮。李明舜介绍,近些年针对贷款买房的政策调整,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离婚潮的爆发。

  为抑制投资炒房,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被称为“国十一条”的通知,首次将二套房首付款比例上调至40%。仅3个月后,又发布了“新国十条”,将比例上调至50%,并明确了二套房认定以家庭为单位。2011年1月,国务院推出“新国八条”,进一步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房贷政策的紧缩让不少家庭开始选择利用离婚来规避政策,离婚省钱的买房秘籍也在网上疯传,多地的离婚人数都上涨了30%至40%。

  “政策不断的改变,用假离婚规避的行为也从未停止。”李明舜认为,此次“新国五条”引发的离婚潮只是较为集中的一次爆发。

  其实,“在房子面前,婚姻俯身屈就”早已不是新鲜事。李明舜表示,早些年一户一房的福利分房政策、以及现在某些单位的分房政策都让不少人不惜以“假离婚”来换取安身之所。

  虽然房子是假离婚最大的推手,但有时在规避其他政策上,假离婚同样“好使”。夏学銮指出,如今在拆迁补偿、低保、廉租房的申请等方面,都能见到假离婚的影子。

  2010年1月,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陶家湾的86户夫妻纷纷跑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原来他们都是假离婚,为的是“钻政策的空子”,在拆迁时多获得安置房的补偿面积。

  而这种为获得更多拆迁补偿面积或补偿款而假离婚的事件,在苏州、无锡等城镇快速推进的城市中也大量存在。

来源:法制日报——法治周末

文献数据中心|DATA CENTER

© 2009-2025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 吉ICP备06002985号-2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邮编:130012 电话:0431-85166329 Power by lee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