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中国与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13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闭幕。会议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建立全面的刑事司法互助机制,加强直接合作,共同打击跨国、跨地区犯罪,从而将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司法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根据这项声明,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还将调整本国法律框架,使其与国际标准一致;加强各国检察、执法机关之间的直接合作;互派检察官;相互提供业务培训与技术支持,提高执法效能;通过签署多边或双边法律协议简化对犯罪嫌疑人的调查、抓捕、起诉和引渡程序等。
与会的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说,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经贸联系日益紧密,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但犯罪活动也呈现出区域化、国际化和组织化的特点,恐怖主义、制造和贩卖毒品以及走私等跨国犯罪活动已经对本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中国检察机关与东盟十国检察机关签署的合作协议或备忘录,有助于弥补因缺少双边引渡条约而导致的不足,大大加强了国际司法合作,增强了打击跨国、跨地区犯罪的效果。
他还表示,目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司法部门应积极完善引渡、司法协助和资产追回等机制,进一步深化反腐败和反洗钱的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健康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
柬埔寨总检察长说,有组织的跨国犯罪不仅对一国的发展和稳定不利,对整个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稳定也会产生危害。由于各国法律体系和检察制度存在差异,只有不断加大合作力度,才能对跨国犯罪进行有效打击。
菲律宾助理国家检察官伽尼亚在会议闭幕式上说,文化和司法制度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有效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犯罪的障碍。“既然犯罪分子都可以有组织地进行犯罪活动,那么我们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就更有能力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组织与协调,共同打击跨国犯罪行为并最终赢得胜利。”
中国与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是由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4年倡导举办的,旨在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检察机关的交流与合作。第六次中国与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将于2009年在越南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