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净月书屋 > 阅读正文
净月书屋|INFORMATION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一卷):对他人的损害》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5-01 02:15  点击:4644

【作者简介】

乔尔•范伯格(Joel Feinberg),美国著名法哲学家和政治学家,1926年10月19日生于密歇根州底特律市,2004年3月29日卒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被誉为美国法哲学领域三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范伯格在道德、社会及法哲学领域的卓越研究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其作品涉及伦理学、行为科学、法哲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尤其对国家管制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一生著述颇丰,撰写了《原因与责任》(Reason and Responsibility)、《社会哲学》(Social Philosophy)等11部著作,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为他带来最高声誉的著作当属1984年至1988年间陆续出版的《刑法的道德界限》(The Moral Limits of the Criminal Law),这部四卷本的著作反应了范伯格最感兴趣的核心议题,即自由主义。围绕着自由主义这个核心议题,范伯格还研究了诸多相关议题,如损害、利益、表达自由、刑罚、责任、权利、堕胎、色情等。总体上看,范伯格是一个温和的自由主义者。

 

【内容简介】

本书是范伯格最重要的、也是学术影响力最大的著述。基于刑法自由主义的立场,范伯格围绕着“损害”和“侵犯”这两个关键词阐述了刑事立法应有的道德界限,超出此,则会破坏刑法的正当性。《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一卷):对他人的损害》讨论了损害的概念及其与利益、需求、伤害、冒犯、权利及同意的关系;适用于损害概念,如“道德损害”、“替代性损害”以及“死后损害”时的疑难情形;未能防止损害的性质;以及有关评估、比较损害和对损害归责等方面的问题。

 

【本书目录】

导论

一、本书的基本论题

二、道德合法性的概念

三、限制自由原则的提出

四、限制自由原则的一般内涵

五、自由主义

六、方法论

七、基本犯罪和衍生犯罪

八、刑法的替代选择

九、怀疑主义

 

第一章损害与对利益的阻碍

一、“损害”的含义

二、福利性利益与隐性利益

三、利益与需求

四、损害、伤害及冒犯

五、影响利益的行为或其他事实造成损害的方式

六、利益网络的概念

七、受法律保护的利益

 

第二章疑难案例

一、道德损害

二、利他性利益和替代性损害

三、死亡和死后的损害

四、生存利益

五、生存利益的适格主体

六、注定毁灭的利益与损害发生的时间

七、对死后不法行为的说明

八、出生与出生前损害

 

第三章损害与不法侵犯

一、动词形式:损害与不法

二、损害与损伤

三、道义上的可责性

四、损害即对权利的侵犯

五、损害与同意:“愿者不受害”准则

六、被害人的概念

七、损害行为中的“因果关系要素”

 

第四章未防止损害发生

一、随手施救与坏撒马利亚人

二、积极救助中单方受益的困惑

三、麦考利爵士的划线问题

四、不作为及其他不行为

五、施救的法律义务是否过度干涉自由?

六、因果关系的道德意义

七、不作为的结果

八、原因上无关条件的排他性

九、小结

 

第五章对损害的衡量与比较

一、适用损害原则的调和性准则

二、损害的大小

三、损害的可能性

四、整体损害

五、统计歧视与损害净减

六、损害的相对重要性

七、自由利益在天平上的位置

八、小结:对损害原则的限定

 

第六章公正地将损害归责

一、竞争性利益

二、对公共利益的损害

三、累积性损害

四、环境污染:公共累积性损害的示例

五、模仿性损害

六、小结:对损害原则的特别限定

注释

索引

 

【书籍信息】

作者:乔尔·范伯格

译者: 方泉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ISBN:9787100101349

 

 

 

 

文献数据中心|DATA CENTER

© 2009-2024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 吉ICP备06002985号-2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邮编:130012 电话:0431-85166329 Power by lee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