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阅读正文
中心出版物|INFORMATION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法学理论创新 引领中国法学思潮——主编新年致辞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8-22 18:41  点击:2602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法学理论创新

 

                           引领中国法学思潮

                                  ——主编新年致辞

 张文显 

 

    新年伊始,本刊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2012年岁尾,本刊入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计划,成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的法学学术期刊。根据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管理办法,学术期刊获受资助的基本条件是:坚持正确办刊方向,遵循基本学术规范;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学术影响,推出了一批具有原创性的代表作,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和社会影响;主编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拥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编辑队伍;主办单位具有较好的社科研究基础和较强的学术研究队伍;通过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资助,推动学术期刊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学术水平,扩大学术影响,推出更多优秀成果,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在数千种社会科学期刊当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的仅有 200种。在百余种法学期刊当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的仅有 8种。这一方面表明本刊进入了学术期刊的国家队,另一方面意味着本刊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站在了又一个历史起点。

一、回顾与总结

    回顾本刊 1995年创办以来的历程,非常清晰地看到它由小到大、由薄到厚、由弱到强、从无名到知名的发展进步的足迹。本刊发展进步的主要标志还不在此,而在于它日益显现的学术影响力。本刊创办不久,很快就以其融学术性、实践性、参与性为一体的学术理论刊物定位,以贯彻 “双百”方针、支持法学界解放思想、刊发有新思想新观点新学说之作的气派,以奉行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坚持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学术标准、对名家和新人一视同仁的学术原则,而受到法学界的关注和认可。进入新世纪以来,本刊持续推出了一批具有原创性的代表作,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和社会影响,每年都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权威性刊物全文转载或摘要转载,也经常被各种学术著作、论文、评论引用,文摘率和引证率跃居我国法学类期刊前列。近年来,国外法学界对本刊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本刊已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图书馆馆藏或交换,国内许多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将论文在本刊发表作为学术评价的权威指标。

    在过去十八年从幼年到成年的成长历程中,本刊不断探索创新、比较借鉴、调整聚焦,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本刊的特色可以用六个“致力于”来概括:

    第一,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当代化、大众化,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话语体系。1995年本刊创刊号首篇论文就是《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以后陆续发表了《东方社会主义的法律发展──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理论探索》、《传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中国刑法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民法学学术路向的初步思考──过分侧重制度性研究的缺陷及其克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初论》等数十篇主题论文,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建构。

    第二,致力于推进法学理论创新,把推进法学理论创新、引领法学思潮作为本刊的第一要务。作为法学界的学术园地和批判精神的基地,本刊既刊发从新的视角和方法解读和研究经典问题的“旧题新解”之作,也刊发敏锐地发现、提出前人所忽视的问题的“新题新解”之作,为中国理论法学新范式、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闪亮登场提供良好平台。本刊发表的《论当代中国法制的价值基础》、《关于市场经济的法哲学思考》、《法治、合理性及其代价》、《法律与道德:中国法治进程中的难解之题──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再追问和再思考》、《论法律的社会功能》、《论中国法律发展研究的两大范式》、《法治的多重视界》、《中国传统法文化的文化性状与文化追寻──情理法的发生、发展及其命运》、《论法的价值共识──对当代中国法治进程中一个悖论的解决尝试》、《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法治──方法论的检讨与重整》、《论正义和法律正义》、《法的有效性与有效的法──分析框架的建构和经验实证的描述》、《中国法律演进的历史时空环境》、《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科学建构》、《新时代新阶段的中国理论法学》、《法经济学范式研究及其理论阐释》、《权利冲突论──一个法律实证主义的分析》、《面对中国的法学》、《“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一种法哲学上的阐释》、《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论法理学的构成及其资源性要素》、《新兴权利论纲》、《法治改革的方法论问题》、《法律的内在价值与法治》、《司法人道主义的历史进步──晚清司法改革的价值变向》等主题论文,既是法学理论创新的代表作,也是法学理论进一步创新的推进器。

    第三,致力于推进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相结合,始终站在法学研究的学术前沿和法治建设的实践前沿。创刊以来,本刊秉承面向实践的办刊宗旨,重视刊发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中的新问题、新经验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性文章,积极组织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专题讨论,努力营造紧密围绕法治实践开展理论研究的学术氛围。本刊发表的《论我国自然资源法的几个问题》、《论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从人民与人大的法权关系谈起》、《刑法存活关系中──关系刑法论纲》、《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隐私权保护》、《法律趋同化:成因、内涵及在“公法”领域的表现》、《集体所有土地诸物权形态剖析》、《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中国刑事诉讼》、《犯罪构成的体系性思考》、《民事责任现代归责原则的确立》、《调解的重构──以法院调解的改革为重点》、《知识产权法哲学理论反思──以重构知识产权制度为视角》、《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我国面临的挑战》、《试论指导性案例的“指导性”》、《权利义务的发展与法治国家的建构》、《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进程》、《国际社会的法制化:当代图景与基本趋势》、《中国宪政文化与制度建构的反思》、《“当判则判”与“调判结合”──基于实务和操作层面的分析》、《案例指导制度的法理考察》、《 WTO法律体系协同发展研究》、《社会管理创新:法院的职能定位与实践路径──兼析能动司法的范围和限度》等主题论文,聚焦中国法治实践,为法治建设提供了理论资源和智力支撑。

    第四,致力于推进法学研究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引导法学理论界树立国际意识和全球意识,以具有全球性和国际竞争力的法学研究成果来应对全球化,以对原有法律理论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检讨,建立反映全球化时代精神的法律理论体系,推动中国法学的国际化全球化转型。本刊“法律与全球化”栏目发表的《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治发展面临的挑战》、《全球化与法理学的变革和更新》、《 WTO视野中的我国行政法治》、《论国际恐怖主义的全球化趋势与国际法律控制》、《人权的全球化:概念与维度》、《法律全球化进程中的特征分析与路径选择》、《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潮流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道路》、《全球化是去国家化吗?──兼论全球治理中的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国家》等主题论文,形成了中国法学研究的“全球化范式”,打破了西方法学界在法律与全球化研究领域的垄断局面。

    第五,致力于法学研究及学术期刊的规范化,注重学风建设和评审机制的完善。本刊始终高度重视维护学术风气,严惩学术不端行为,严格遵守编辑出版规范,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编校质量的规定。本刊自 2001年起一直实行稿件双向匿名评审制度。稿件评审严格推行以专家匿名评审为中心,包括责任编辑初审、专家双向匿名评审、主编终审三个环节的三审程序制度:文稿通过责任编辑的初审后进入专家评审程序;专家评审实行符合国际学术期刊惯例的匿名审稿制度,按照双向匿名的方式进行;最后,由主编组织的编辑部会议决定已经通过专家匿名评审的稿件是否被刊用。

    第六,致力于培养和扶植法学新人,为新人新作提供演练平台。本刊创刊伊始就提出真理和学术标准面前人人平等,对于作者不设年龄、资历、学派、国别等非理性非科学的界限,学术质量是决定来稿刊登与否的唯一标准。本刊在坚持以高水准的学术品味和编辑质量吸引名家名篇、加强本刊在刊发名家名篇上的竞争力的同时,注重刊发年轻学人的论文,有时候在同等水平的基础上优先刊发年轻学人的论文。一大批投稿当时还只是研究生或者助教、讲师的年轻学人,本刊首发他们的学术论文,给他们学术自信,也使他们较快地赢得了法学界的认可,逐渐成为成熟而有成就的学者。在严格编审程序、坚持学术平等的同时,本刊为青年学者提供了高水准的学术策划方案,为学术新人的茁壮成长营造广阔园地。

    除此之外,本刊借鉴国外大学学报和优秀法学期刊的有益经验,在国内期刊界率先建立了博士研究生任职编辑的长效机制,每年都择优遴选若干名法学理论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担任兼职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评价水平和学术鉴赏能力,对博士生进行严格的学术规范训练,并通过他们普遍提高博士生的学术规范化水平。

二、宗旨与使命

    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为进一步提高本刊质量、提升本刊的学术影响力增添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标志着本刊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本刊编辑部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了办刊宗旨和历史使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为本源,推进法学理论创新,引领中国法学思潮。

    2004年,《法制与社会发展》改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主办,成为我国理论法学的专业期刊,到目前仍然是我国唯一的理论法学专业学术期刊。作为理论法学的专业学术期刊,其标志主要不在于形式上刊发的都是理论法学的论文,而在于其使命是为了推进法学理论创新,引领中国法学思潮。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是推动科学研究不断深化的不竭动力,是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迫切需要新的法学理论不断生成和广泛传播,建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迫切需要法学理论的拓展与深化,推动中国法学走向世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提升中国法学话语权迫切需要法学理论创新。由这些伟大实践和时代急需所决定,理论创新必然成为法学的重要品质、内在要求和第一要务。创新是理论法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也是理论法学发展繁荣的核心标志。在理论法学创新的过程中,新理论不断生成和广泛传播体现和实现着引领中国法学思潮。以法理学为主体的理论法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方法论和法学的意识形态,由此决定法学理论创新不仅推动理论法学的发展进步,而且必将引领中国法学思潮,助推法学体系的理论创新和繁荣发展。

    推动法学理论创新,引领中国法学思潮,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以及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典范,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它们构成我国法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法学理论创新最为重要的理论资源。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是坚持法学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本刊将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推动法学理论创新,引领中国法学思潮,必须推进法学界不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法学研究永恒的主题,是法学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阻扰学术进步的旧的理论预设和研究范式中解放出来,从研究者固步自封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见中解放出来,不断超越自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理论的创新成果,无一不是解放思想、打破禁区、排除阻力而取得的。解放思想需有高尚的理论勇气。理论勇气来源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提供智力支撑和服务的社会责任;来源于对学术进步、思想进步、社会进步的执著追求;来源于对真理的信仰和热爱。没有理论勇气,就不可能做到追求真理。追求和坚持真理难免有挫折,有风险,甚至要蒙受委屈,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丢掉各种桂冠和乌纱帽。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要经受住各种挫折、风险和打击的考验。本刊将一如既往地弘扬敢于触碰敏感问题的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为法学理论创新和理论探索开锣鸣道、搭建舞台。

    推动法学理论创新,引领中国法学思潮,必须有“当代中国问题意识”。近代以来,科学知识的增长和理论创新有两种比较流行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一是通过科学范式的引领和转换、即通过提出一套全新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框架推进知识更新和科学革命。二是通过批判、即通过证伪与纠错检验理论假设、纠正理论错误,推进知识增长。这第二种方法就是“问题哲学”。根据这种哲学,“科学始于问题”,科学的进步和革命取决于“提出更加深刻的问题”。树立“问题意识”就是要使我们始终处于不断“发问”的状态,唤醒我们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勤于思考问题,努力解答问题。一个好的问题就是理论创新的前提,对一个问题能够做出正确的理论回答,那就是很好的理论创新。马克思说: “一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和任何在内容上是正当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有着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①]党的十八大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当代中国法学研究的时代性问题,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问题。我们只有站在国家战略发展高度,站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前沿,才能紧扣时代脉搏、聚焦中国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新问题,总结实践中的新经验,才能形成新观点、凝练新概念、产生新理论。本刊倡导论文要有“问题意识”,并以研究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前沿问题、对重大实践问题作出高质量的关注与回应,作为评价和刊发论文的基本标准。

    推动法学理论创新,引领中国法学思潮,必须准确把握中国法学研究的学术方向和趋势,始终站在法学研究以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前沿。在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理论前沿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统领,提出和解答依法治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以及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和研究范式等方面的学术前沿问题。同时,在全球化时代,世界范围内法治发展趋势和法学理论思潮,也构成中国法学的理论前沿。我们只有瞄准学术和理论发展的前沿,才能开阔认识视野、拓展思维空间,也才能既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不断地催生出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新学说。一般而言,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法学会十大专项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可以大体把握我国法学界的理论关怀和学术前沿。所以,我们将注重发表国家级法学重大和重点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展示中国法学理论的最新成果。当然。我们不能一味消极等待作者投稿,而也要高瞻远瞩地预判法学思潮,积极能动地策划重大专题研究,组织相关专题的学术讨论会、座谈会、笔会等,凝练主题、主线、焦点、热点,吸引法学界广泛参与,形成中国法学的新思潮。

    推动法学理论创新,引领中国法学思潮,必须保障学术自由,弘扬学术民主。学术自由是就研究者个体而言,其要义是坚守学术独立,勇于批判反思,树立学术风格。学术民主是就研究群体而言,其要义是学术公正、学术交流、学术争鸣。通过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涵养学术流派、促进理论研究多元化繁荣景象。本刊既要善待名家名作、又要扶持新人新作。名家名作体现学术研究的成熟程度和主流动向,是期刊引用率、转载率、学术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支撑。但期刊同时担负着发现和培育新人新秀的责任。学术新锐作为法学研究的后备军,是中国法学的未来和希望。本刊将继续支持百家争鸣,倡导学术自由,形成更加民主、平等、活跃的学术环境;提倡科学严谨的学风,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相互切磋,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心平气和的对话,以推动学术进步,推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具有不同认知兴趣、学术思想、研究方法、理论风格的学派的形成和发展,本刊愿意成为独具特色的法学学说或法学流派发育成长的大本营。

三、策划与栏目

    围绕着本刊的学术定位和推动法学理论创新、引领中国法学思潮的目标,我们策划了十二个特色栏目,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法治前沿、理论纵横、权利研究、司法文明、法律与全球化、法律文化研究、西方法哲学、部门法哲学、交叉学科研究、生活中的法理、新人新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建构是当下中国法学家所应担当的时代性和战略性课题,也是标识中国法学理论成熟程度、彰显中国法学家主体意识和自主话语、涵括丰富的理论创新点的重大命题。本刊率先设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专栏,成为组织、推动该课题研究和展示该领域优秀研究成果的典范性平台。中共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加快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全面深入推进必将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跃入新的发展阶段。本刊将继续推助和跟进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实践、体现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和当代化根本要求、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法学理论体系提供适宜的平台。

    法治前沿。中共十八大报告堪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政治宣言、行动纲领和思想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又深入阐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依宪执政、依宪治国等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可以预见,十八大之后,党和国家将更加重视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将进一步加速,中国法学也将随之进入理论创新的活跃期、高发期和蓬勃增长期。基于此,本刊设置“法治前沿”这一栏目,站在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前沿阵地,瞄准法治创新发展和法治体系建构完善的前沿问题,找准服务法治建设大局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组织和引导法学界开展法治前沿问题研究,并促进法治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推动法学理论研究与中国法治实践在更高位阶上的完美互动。

    理论纵横。这个栏目是本刊的常规性栏目,栏目设置以来,择优采组了许多选题新颖、视角独到、体现对重要理论的反思和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稿件。今后将侧重发表有关法学基本范畴、法学研究范式、法律本体论、法律价值论、法律运行论、法律与道德、法律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推进法学基本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

    权利研究。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国社会正在进入权利新时代。在权利新时代,由转型期利益格局重整所激发的基本权利诉求,由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所催生的新兴权利诉求,由立法、执法和司法所产生的权利确认、权利保障、权利救济等制度和实践问题,都要求在权利理论上得到科学论证与积极回应。由此,权利理论研究必将进入密集的创新时代,权利研究亦将成为法学领域最耀眼的景象。为此,本刊将继续采组权利哲学、权利制度、新兴权利、权利形态、权利救济、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尊重和保护人权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推动中国权利理论、权利制度和维权实践的发展。

    司法文明。法治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司法文明则是法治文明的首要标志和核心要素。在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进程中,如何推进以司法为核心的法治文明,如何建立公正高效权威和谐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当代世界的文明体系中,如何提升中国司法文明的国际认同度和国际话语权,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经济繁荣发展、人民幸福尊严、社会公平正义的国家战略问题,是法学的重大研究领域和重大研究任务。鉴于此,本刊将已有的“司法学”栏目改设为“司法文明”,侧重为中国的司法文明建设激发和荟萃崇论闳议。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期,本栏目将积极配合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的重大研究任务,推动法学共同体对科学的司法理论、先进的司法制度、公正的司法运作、卓越的司法精英、理性的司法文化进行学理探讨,为中国的司法文明建设搭建智识上的助推平台。

    法律与全球化。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法律与全球化”已成为国际和国内法律论坛的热点议题之一。对于秩序结构的全球化和现代化转型、及其所伴生的霸权主义问题和多元法律文化诉求的关切,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法哲学、社会哲学等众多知识领域的理论创新和范式转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全球化”问题意识或思维背景的导入,催生了当今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界最前沿、最卓著的理论成果和知识增量。从中国学者最早关注这一问题时起, “法律与全球化”就一直是本刊的特色栏目,发表了大量的代表性学术成果,推动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本刊将继续办好这一栏目,催生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思维、并秉持主体姿态和本土话语权的理论学说。

    法律文化研究。法律文化为特定社会的法律形态及其发展路向设定了基因编码,任何社会的法治建设都无法脱离特定的法律文化土壤,一个国家法治的独特性往往由其特定的法律文化所规定。中国正处在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必然要求对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和相关地方性知识进行批判性的甄别和扬弃,同时对外来法律文化和制度进行适宜性的鉴别和评估。对于法律文化的发掘、阐释、比较、创造性转变和反思性融合,是伴随法治建设始终的基础性理论工作。正如法律文化研究构成法学研究的经典性课题,“法律文化研究”也是本刊的经典性栏目。从中国法学界对法律文化问题开始有所关注时起,本刊就设立了这一栏目,吸引了一批高水平作者,并且陪伴了该学术领域及其中坚研究力量的成长与发展。本刊将继续倾力办好这一栏目,继续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输送优秀的本土文化资源。

    西方法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法学理论体系构建离不开对西方先进法律思想、法律理论和法律方法的借鉴和吸收。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法哲学的译介和研究为中国引入了法治、宪政、人权、平等、自由等西方法律思想的优秀资源,推动了中国法律和法学的现代化。进入新世纪后,身处全球化背景和“关系性”世界结构中的中国需要法学界继续把目光投向地球坐标的另一方向,对西方法学在全球化、信息化和语言学转向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进展保持关注、甄选和引用。“西方法哲学”是本刊的一个特色栏目,为关于西方法学最新理论成果的研究和传播起到了推助作用。本刊将坚持办好这一栏目,在立足中国立场、中国问题和中国实践的前提下,为中国的法治实践和法学理论提供可资借用的学术资源。

    部门法哲学。法学研究的理想状态应是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方法和法律实践之间的浑然往复、无缝对接。“部门法哲学”这一范畴的提出,正是要打通法理学与部门法学之间由于学科分类而人为造成的知识壁垒,矫正法理学疏离法律学和法律实践、而部门法学无力对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进行哲学反思的弊端,进而恢复二者间的结合与合作。本刊特设的 “部门法哲学”栏目是该领域研究成果展示与交流的平台。经过十年培植,“部门法哲学”栏目所倡导的法学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已经深入人心,法理学与部门法学两相隔膜的状况亦有实质性的改变。本刊将继续打造这一栏目,引导部门法哲学在法制改革以及法学领域经典的、重大的、前沿的、疑难的问题的研究中施展其用武之地。

    交叉学科研究。法学本身固有多学科交叉的面相,在其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学、伦理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甚至脑神经科学等等诸多学科之间存在着共通的研究方法或者双边与多边的研究课题。法学发展的历史显示,其理论创新和知识增量多发生在其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地带,此种跨学科的研究为法学视界的开拓、问题意识的延展、方法的更新、资源的扩充、及至整个理论体系的充实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基于此,本刊将重力打造“交叉学科研究”这一栏目,引领和推动该领域的学术探索。

    生活中的法理。法学是一门典型的实践学科。法学理论的生命力来源于其实践性质和生活根基,功能与魅力则在于其对法律实践和生活世界的批判与反思。事实上,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关乎民众日常或微观生活的制度难题需要借助法理学的智慧去解蔽其间蕴含的实践理性和可能的解决之道,而法理学也只有通过迈向生活实践才变得生动、鲜活、富有意趣。正是基于此,本刊特设“生活中的法理”栏目,倡导在具体的案例或事件中寻求法理学与生活实践的互为观照,目前,“生活中的法理”所倡导的理念与方法在学界同仁中已被广泛认可,本刊将继续建好这一栏目,推行“以法理透视生活,以生活揭示法理”的治学思路。

    新人新作。这是本刊将重点打造的特色栏目。新人是法学研究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往往具有更开阔的理论视野、更敏锐的感知能力、更前沿的知识储备和更锐利的创新勇气。新人新作虽然往往难免青涩稚嫩,但却可能内蕴着日后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贵素质和非凡潜力。在通向名家名篇的途中,新人新作需要砥砺打磨的练兵沙场,而现在能提供这种平台的名刊还不多见。在以往的办刊过程中,本刊已经着意对年轻学人的适当倾斜。在此基础,本刊进一步决定设置“新人新作”栏目,专门采组 35岁以下博士研究生或者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优秀代表作品,为新人新作的成长提供可以依托的园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谋划发展,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本刊过去取得的成就属于我们,更属于国内外的广大作者和读者;本刊今后的发展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更有赖于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厚爱和支持。让我们始终不渝地团结合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光辉思想的引领下,为把本刊办成国内外法学大刊名刊,建设成为新思想新理论的发源地和集散地而努力奋斗!

本文发表于《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1期。

作者简介:张文显(1951-),男,河南镇平人,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联席主任,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召集人,《法制与社会发展》主编,哲学博士。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9-290页。

 
文献数据中心|DATA CENTER

© 2009-2024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 吉ICP备06002985号-2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邮编:130012 电话:0431-85166329 Power by leeyc